網友推薦精選民宿論壇

標題: 台湾写真:花莲的那朵莲花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admin    時間: 2019-7-7 17:14
標題: 台湾写真:花莲的那朵莲花
從花蓮縣城區乘車北行,靠近太魯閣景區時左拐入一條巷子,行駛不久便可見一片白墻灰瓦的建築群。建築群背靠雲霧繚繞的中心山脈,四週散佈著一些農田和房舍,寧靜平和。這裡就是慈濟人的“心靈故鄉”——靜思精舍。

地處花蓮縣的靜思精舍被譽為慈濟人的“心靈故鄉”,也是慈濟落发人的修行地。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攝

14日下战书,記者來到靜思精舍時,這裡正在舉行一年一度的週年慶朝山活動。來自高雄的志工李義輝老伯在現場維持秩序,他介紹,當天參加活動的慈濟志工與信眾約有2400人,來自全臺各地。“每一年四蒲月間精舍都會舉辦週年慶,不少慈濟人會集中在這個時候‘回家’。”

靜思精舍是慈濟落发人的修行地,也是創始人證嚴法師常住的处所,平時訪客未几。幾位熱心的志工輪流為記者做了導覽。

慈濟志工(藍衣者)在靜思精舍主堂為訪客導覽。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攝

靜思精捨得正殿是一個佔地一百餘平方米的方形建築,採用唐宋時期的歇山式屋頂,殿前4根白色柱子寄意释教的“慈、悲、喜、舍”。“正殿是精舍發源的处所。”志工們介紹,正殿是證嚴法師當年在其母出資購買的地步上制作的,1968年開工,次年建成,至今已有50年曆史。

正殿佛龕中間及摆布兩邊分別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及地藏、觀音菩薩白瓷像。殿內佈置簡樸,分歧於一些庙宇金碧輝煌的模樣。“當年正殿白日用來禮佛學法,晚上就變身師父們苏息的寮房。”

正殿後的主堂等建築都是後來渐渐擴建的。主堂木門高峻、厚重,但開啟绝不費力。據介紹,精捨得建築融入很多巧思,好比建築屋頂上並不是真的瓦片,而是用水泥壓模做出瓦片的形狀,以防抗地动及颱風;精舍不利用空調,炎天靠公道的通風設計和電風扇降溫。

主堂是證嚴法師天天講法的处所。一名老師父介紹,82歲的證嚴法師凡是天天2點起床,4點多在主堂為參加早課的師父、信眾等講《妙法蓮華經》,其他時間還要在志工早會上做開示,處理慈濟事務及修行等,晚上11點多才睡覺。

一名慈濟落发人在靜思精舍菜園勞作。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攝

據慈濟網站信息,2017年慈濟基金會經費收入61.3億元,全世界志工服務近2100萬人次,近4800萬人次受益。

靜思精舍裏看不到好事箱。來自的志工潘靜文告訴記者,精捨得捐钱箱屬於基金會,基金會的錢不會用於精舍。“精舍開支靠白手起家。”

潘靜文帶記者參觀了精捨得菜園和作坊。菜園面積很大,有師父在田間勞動;也有一些師父在天井收拾草坪。

慈濟志工在靜思精捨得作坊製作“不掉淚蠟燭”的燭芯。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攝

在蠟燭作坊,幾位遠道而來的女志工正在幫忙製作“不掉淚蠟燭”的燭芯。這種蠟燭源於證嚴法師不浪費蠟液的初志,經屡次改进而成。“不掉淚蠟燭”用粗香取代平凡燭芯,製作出的蠟燭較矮,配以分歧格局的玻璃燭托,精良而環保。

一名慈濟志工在靜思精舍內的“陶慈坊”做義工。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攝

在製作陶瓷製品的“陶慈坊”,記者見到了證嚴法師的第一名门生——德慈師父。“我在(證嚴)上人身邊已經55年了。”德慈師父説,精舍有“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”的傳統,生産手工製品出售可以籌集更多的錢辦善事。

釋德慈追隨證嚴法師兩年後的1966年5月,“释教克難慈濟好事會”在花蓮正式建立。早期,證嚴法師與幾位门生天天縫製嬰兒鞋到市場上托售,加之30位眼袋,家庭主婦天天省下5角錢投入竹筒,開始了慈善濟貧之旅。

訪客在靜思精舍參觀證嚴法師早年修行住過的小板屋。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攝

在精舍挨近菜園的处所,再現了慈濟發祥地——一座小板屋。1963年,證嚴法師在臨濟寺受戒後,托一名居士在花蓮普明寺後面搭了一間僅約10平方米的小板屋,在裏面閉門潛修5個月。

蓮花是释教的象徵之一。1963年9月,當證嚴法師離開小板屋的那一刻,她或許沒有想到慈濟這朵植根于花蓮的蓮花會在全世界開枝散葉,“為释教,為眾生”的初心會激發出如斯弘大的愛心协力。(完)(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路梅)




歡迎光臨 網友推薦精選民宿論壇 (http://hlnts.com.tw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